1月19日,台湾政治大学教授竺家宁先生来我中心作学术讲座,题目为《台湾地区汉语史研究状况》。竺家宁先生长期从事音韵学、词汇学研究,著有《声韵学》、《古汉语复声母研究》、《音韵探索》、《汉语词汇学》等多部著作,是一位活跃在汉语史学界的知名学者。
在讲座中,竺先生引用成说,用15个字概括了台湾地区的汉语史研究现状:“音韵盛、方言偏、语法西、词汇贫、训诂旧。”“音韵盛”主要表现为致力于音韵研究的学者较多,并有专门的影响力较大的刊物,如《声韵论丛》。 “方言偏”表现为偏重闽南话和客家话研究。“语法西”则是指从事语法研究的学者大都是外文系出身,他们大量吸收西方现代语言学理论来研究汉语语法。“词汇贫”指的是相对于大陆汉语词汇研究而言,台湾地区该方面的研究较为薄弱,研究范围主要限于汉语的构词法问题。“训诂旧”则是指台湾地区从事训诂研究的学者多因袭清儒传统,缺少创新。针对这一现象,竺先生提出了两点建议:第一,研究汉语史不能只偏重一个领域,应兼顾其他,力求全面;第二,在继承传统的同时,还应注意借鉴现代理论和西方成果。
此外,竺先生还具体介绍了台湾佛经词汇研究的情况。他指出,台湾地区佛教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佛经语言的研究。“汉文佛典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召开则进一步促进了该领域的学术交流。同时,竺先生也谈到了自己在佛经词汇研究方面的一些心得,如:构词的双音化倾向、词义的演化等等。
与会师生对讲座内容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并就相关问题与竺先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