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研究语言还是研究理论
关于语用学,
篇章分析,重要的有信息结构、话题、焦点,话语标记等。
认知语言学方面,人的认知特点会反映在语言的组织上,因此了解人的认知特点有助于解释语言现象。比如人们习惯于用显著的事物来指称不显著的事物,这在语言结构上会有反映。
语法化的研究包括实词虚化和词汇化(比词大的单位或片断变成词),后者在汉语演变过程中也十分重要。
类型学上,要了解二十世纪的类型学比十九世纪的类型学有哪些重大进步,其中尤以“蕴涵共性”最为重要。蕴涵共性能够排出一个语法等级,从而对语言现象做出倾向性的预测。
形式语法方面,需要了解生成语法学家的重大发现和主要观点。这需要一定的数理逻辑基础和演绎推理训练,可以通过一些跟汉语有关的具体问题的讨论来了解相关的理论。
最后,还有如何与我们国家的传统语言研究结合的问题,不能盲目照搬新理论,要了解传统语法中的精华与不足,解决以前没有解决的问题。
二,摆事实和讲道理
评判一篇论文的好坏,事实摆到了位,道理也讲透了固然最好,但如果不能两全,那么与其讲很牵强的道理,不如事实摆得很丰富,道理差一点。
三,逻辑先后和历史先后
打通共时和历时要注意避免走极端,不能混淆共时和共时,混淆逻辑先后和历史先后。
四,一般和特殊
要区分一般情况和特殊情况,不能把特殊当作一般来看待,也不能把一般当作特殊来看待。比如汉语里动词作主宾语是一般现象,而名词做谓语是特殊现象,如果把一般当特殊,就会说汉语动词做主宾语发生了“名词化”;如果把特殊当一般,就会说汉语的名词是“分类动词”。
五,协调、周到、简单、贴切
评判一篇研究文章有四个标准:协调,不能互相矛盾;周到,能充分解释事实;简单,一定是非增加不可才增加;贴切,要符合语言事实,追求规律性的东西不可以走得太远。协调和周到大家都会注意,
除了上面五点,
肖治野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