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12月14日下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李运富教授来我中心作了题为“也谈‘六书’与《说文解字》的关系”的学术报告。报告由黄笑山老师主持,中心多位师生共同聆听了报告。
报告一开始,李先生就抛出“‘六书’不等于分析汉字结构的方法和类型”这一观点,让人耳目一新。首先,他认为“六书”是古代小学识字教育的基本内容,具有常识性、实用性,而不是一种学术系统。“六书”选择的知识点包含多个方面,而且各自的角度又有不同。其次,通过观察,李先生发现《说文》的析字方法不止六书,许慎除了从教学角度提出并介绍六书外,并没有明确说明采用六书来解说文字,验之九千多个汉字的分析实例,也不全与六书相匹配。再者,李先生认为《说文》的析字术语都针对文字构件而言,可称为“构件分析法”,根据构件象形、表义、示音、标志、记号等的功能可导出不同的文字类型,共计二十种,这样就是在字形基础上采用统一的标准来分析汉字。
李先生跳出传统“六书”析字的观点,另辟蹊径,令在场师生获益匪浅。
(撰稿人:施含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