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东京大学教授大西克也来我中心讲学

发布时间:2010-01-23浏览次数:1027

 

122下午,日本东京大学人文社科系研究所大西克也教授在西溪校区行政楼二楼229室作了一场题为“上古汉语和出土文献――语言和文本的关系”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中心方一新教授主持,汉语史中心和古籍研究所的师生共同聆听了这场精彩的演讲。

大西克也教授主要从“对古书的改造――以避讳为例”和“字词关系的不同及文字系统的意义”两个方面展开论述。因避讳造成对古书的更改是古文献中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大西教授举了“端月”等几个秦汉时代的避讳例。针对第二个问题,大西教授分为“1.甲骨文的特殊性;2.春秋战国时期文字世界的发展及字词关系的发展;3.秦楚用字习惯的不同;4.文字统一的意义及先秦文本的性质”四个方面逐次论述,认为先秦的文字系统并不能全部反映当时的语言情况;他把先秦文字(就目前的出土文献)分为楚、秦两大系统,并举例分析了这两个系统中存在着用字的不同以及秦时文字统一对当时的文本书写产生的影响。报告指出作为“同时资料”的出土文献,是“后时资料”传世文献的重要补充,对上古汉语语言文字的研究有着重大意义。

讲座结束后,参加讲座的师生同大西先生进行了讨论。

大西克也教授目前主要致力于出土文献的语言文字方面研究。

                                                          (撰稿人:王浩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