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同学的报告上午8时30分准时开始,由所研究生会的博士生王浩垒同学主持。9位博士生以姓氏拼音为序,先后报告。每人先陈述10分钟,接着由评委老师和同学们提出问题,报告人现场答辩,时间也是10分钟。报告人及题目是:和谦《中古及近代词语札记二则》、康振栋《论汉译佛经外来词资格的不平等性――以“意译词”的归属问题为中心》、孙越川《词汇扩散中的音变竞争研究――以四川西南官话古泥来疑母的音变为例》、王浩垒《汉语动词“遮”掩饰义的产生及相关问题》、王丽香《总括范围副词“都”与“一概”的行知言三域》、辛彩凤《武城方言日母字今音:层次和演变》、谢维维《论北京话古鱼部字a、u两读并存的现象――基于语音语义配置关系的考察》、张龙《“好了”的语法化和主观化》、张薇《“怪不得”之“醒悟义”的产生》。这一场次的报告一直过了12时才结束。
硕士生同学的报告会下午1时开始,由研究生会的硕士生施含笑同学主持。每人的陈述时间为7分钟,答辩时间为8分钟。报告人及题目是:路方鸽《〈居延新简〉校释三则》、潘丽娟《动词情状与“V倒(不/没)V”格式》、史学明《沈兼士文字训诂思想接受史浅探》、叶敏佳《范寅〈越谚〉文字研究》、曾艳《“怎么”得到致使解释的认知分析――在“体”范畴视角下的思考》、俞凡《论数据库专家系统在音韵学研究中的应用――以一个音韵地位随文插注系统为例》。
报告会现场气氛非常活跃,除评委老师提出意见外,台下的研究生同学也积极参与讨论。报告的论文涉及文字、音韵、方言、训诂、词汇、语法、语义以及语言与计算机应用等诸多方面,基本涵盖了当前汉语研究的主要领域。报告会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获益良多,这次未能参加报告的同学则有“相望试登高”的憧憬,表示希望能有机会参加下一届的报告会。
我所的研究生论文报告会原来隔年举行一次,目的是秉承求是学风,开拓学术视野,活跃学术气氛,加强师生、同学们之间的交流。据了解,所里已经决定,从2011年起,汉语言研究所的研究生论文报告会将改为每年一次,在下半年举行。浙江大学汉语言研究所的语言学研究历史悠久,基础深厚,在海内外有较高的知名度。论文报告会的举办,体现了
报告会结束后,评委老师经过集体评议,共评出博士生优秀论文二、三等奖和优秀奖三个奖项(一等奖空缺),硕士生优秀论文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四个奖项。所里将会对获奖同学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以资鼓励。
(供稿人:王浩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