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之邀,
曹锦炎教授首先向大家介绍了建国以来出土的9批战国楚简的内容和情况,描述了上海博物馆藏楚简所反映的楚地语言文化面貌,并结合所整理的《凡物流形》、《李颂》等篇章论述了楚简与《楚辞》的渊源关系。在此基础上,曹老师依据上博楚简,重新考释了《楚辞》富有代表性的“兮”、“只”和“乱”三词,对传统说法提出商榷,可谓“楚辞新知”。报告以翔实的文字材料和精彩的论证过程给师生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大家都感到受益非浅。报告结束后,曹老师仔细回答了师生的提问,并对浙江大学博物馆入藏的楚简作了介绍。(边田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