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日下午,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包智明教授受浙江大学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的邀请,于西溪校区人文学院咖啡吧做了一场题为“转移是转移;语法化是语法化”的语言学专题讲座。针对由底层语引发的语法变异这一重要课题,包教授首先讨论了HEINE、KUTEVA等学者用语法化机制对接触变异现象的分析,指出这些理论并不能很好地解释由英汉接触而产生的一些语言现象。包教授接着从语言接触的角度,统计、对比并分析了汉语的“的”、英语的“one”与新加坡英语的“one”各自形成的构式及其句法位置与特征,认为新加坡英语中“one”构成的一些表达式是融汉语的“的”和英语的“one”为一体的结果。最后,包教授指出,语法转移和语法化是互相独立的;由语言接触引发的语法变异和典型的语法化现象有本质上的差别,即一些语法结构的转移不是真正的语法化现象。
此次讲座由李旭平博士主持,包括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和外语学院在内的来自浙江省高校的70多位师生参加了讲座。报告之后,与会者针对讲座内容进行了提问,包教授都一一予以回答。最后,讲座在大家的热烈讨论后圆满结束。这次成功的讲座表明,从跨语言的视角进行语言学研究既具有广阔的前景,也能引发诸多有意义的问题,这些问题有可能成为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http://lc.zju.edu.cn/zjulc/infobox/InfoView.aspx?docid=2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