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下午四时,挪威奥斯陆大学教授、浙江大学客座教授、著名汉学家何莫邪先生应邀为汉语史研究中心的师生带来一场题为“古代汉语显在、潜在复指系统”(Anaphora and co-reference in Pre-Buddhist Chinese)的精彩讲座。讲座由方一新教授主持。
何教授的讲座讨论的主要是上古汉语的复指问题。他首先介绍了自己在从事古汉语教学和汉语语法逻辑研究时发现上古汉语的复指系统与众不同。进而,他介绍了上古汉语中名词复指、动词复指、句子复指等14种基本的复指类型,对比分析了前指、复指和后指,对现行各类语法书相关的错误做法做出了新的解释,如“自杀”的“自”包含了两次复指,而语法书上没有相关说明。他特别强调从逻辑上“说破”大家都“知道”的问题,反对“当然尔”的态度。何教授还比较了“我”、“吾”、“不毂”、“寡人”几组词语在语义上的细微差别。
讲座的最后,何教授就复指格式在汉语史上的演变等问题与在座的师生进行了热烈的交流。此次讲座在非常融洽的氛围中圆满地结束。(供稿:周密 黄哲 摄影:刘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