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语言学学术讲座:暨南大学�敬敏教授讲座报道

发布时间:2014-04-14浏览次数:2201

2014年4月11日下午,著名语言学家、暨南大学特聘一级教授邵敬敏先生应邀来到浙江大学,为我校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汉语史研究中心师生带来了一场关于“虚词精准释义问题”的精彩报告。
长期以来,虚词一直是汉语语法研究的热点、难点问题。邵敬敏教授的讲座以《汉语虚词框架词典》的编纂为切入点,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虚词精准释义的原则与方法。他指出,现有的虚词词典有释义、有例句、有辨析,但还应该说明每个义项使用的语言环境。只有这样才能使广大读者,特别是外国留学生真正掌握汉语虚词的使用规律。具体来说,虚词词典的编纂应当充分运用语料库技术,重视“高频组合”在义项归纳和词义解释中的关键作用;应当为每个虚词建立定位框架,从而达到定性定义;应当指明虚词可替换/不可替换的语法环境;另外,在编纂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吸收学界已有的研究成果。邵敬敏教授以“X然”类副词的释义为例,具体解释了如何运用上述方法达到对虚词的精准释义。

在两个多小时的讲座中,大家围绕汉语虚词进行了充分的讨论,气氛十分热烈。邵敬敏教授不仅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还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学术经历和人生感悟,令人受益匪浅。浙江大学汉语史中心、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彭利贞、陈玉洁、罗天华三位老师参加了讲座,与邵敬敏教授进行了积极的互动交流。(供稿:林刘巍,摄影:陈怡君、林刘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