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王宁先生学术讲座报道

发布时间:2014-11-24浏览次数:2830

 

    2014年11月17日晚19:00,应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之邀,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王宁先生在西溪校区行政楼229室进行了题为“汉语词源学的基本方法”的学术报告,古籍研究所王云路老师担任报告会主持人。
    报告中,王宁先生首先介绍了现代结构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对于语言单位音义结合以及语言起源的不同观点,接着解释了汉语词源的特点:第一,汉语有孳生新词的现象;第二,早期汉语属于单音节语;第三,孳生新词在书面上表现为造新字,并指出汉语词汇发展的三个阶段:一、原生阶段(音义结合);二、孳生阶段(孳生造词);三、合成阶段(双音节化)。在此基础上对语源学独特的研究方法、语源学在语言学史上的地位等问题进行了解说,区别和强调了词的先后和字的先后、词源意义和词汇意义等容易产生混乱的概念。王宁先生的讲座思路清晰,层次分明,有理有据,使在座的师生更准确地理解了此次讲座的内容。
    讲座后,汉语史研究中心方一新老师、古籍所王云路老师、关长龙老师等就王宁先生讲座中相关问题进一步展开讨论,会场气氛十分热烈。
 
    王宁先生,1936年出生于浙江海宁,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出版专著有《训诂方法论》、《训诂与训诂学》、《说文解字与汉字学》、《训诂学原理》、《汉字构形学导论》等,在《中国社会科学》等刊物上发表语言学、文字学论文及文艺评论文章150多篇,是现代著名的文字训诂学专家,中国传统语言学的重要继承人之一。
(供稿:薛世良;照片:史文磊、孟奕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