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目:古籍点校的精益求精——以《周礼正义》为例
主讲人: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 汪少华 教授
时 间:5月28日(星期二)晚7:00
地 点:浙大西溪校区行政楼314室
内容提要:
晚清经学大师孙诒让代表作《周礼正义》如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所称道“是清代经学家最后的一部书,也是最好的一部书”。孙诒让自校定本铅印于光绪乙巳年(1905),是为“乙巳本”,但印刷粗劣,字迹不清,不便阅读。1931年�湖精舍以楚学社本补校木刻,字大清晰,校改七百多处,是为“楚本”。中华书局1987年《清人十三经注疏》点校本是沾溉一代学者的古籍整理范本。2015年中华书局出版《孙诒让全集》点校本,在《清人十三经注疏》点校本基础上精耕细作,改正标点错误、增补校记合计超过2600处。其中楚本和《清人十三经注疏》本的误改可归纳为14类:①不注意校释术语;②不注意表述方式;③不注意用字规则;④不注意词义;⑤不追究僻义;⑥不注意孙氏之校;⑦不注意所据版本;⑧不据原书改正引文讹误;⑨不核原书擅改引文;⑩所据失实;⑪引甲书而据乙书擅改;⑫转引而据原书回改;⑬强求本句字面对应;⑭误解所指。
汪少华,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2011计划“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PI,中国训诂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语言学会理事。长期从事训诂学、古代典籍与文化的教学和研究,注重上古文献与出土资料的贯通,着有《中国古车舆名物考辨》《古诗文词义训释十四讲》《〈周礼正义〉点校考订》(合作),点校《周礼正义》,主持整理《翟灏全集》《俞樾全集》。
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
2019年5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