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14日下午2点,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员、长聘副教授周韧在西溪校区行政楼314室,做了题为《汉语韵律语法研究中的单音节、双音节和四音节》的讲座报告。讲座由方一新教授主持,汉语史中心彭利贞教授、罗天华副教授出席,中文系、汉语史中心、汉语言研究所、语言与认知中心的部分学生也前来聆听了讲座。
周韧研究员主要从事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成果卓著,入选了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此次报告周韧研究员着重关注了汉语中的四音节问题,认为汉语韵律语法研究不仅需要注意单音节成分和双音节成分在分布上的对立,也需要注意双音节成分和四音节成分的对立。报告首先回顾了过去汉语韵律语法研究中“单双对立”的语法现象,进而展现现代汉语中一系列双音节和四音节成分对立的事实。通过对这些现象的分析,着重说明以下三点:第一,韵律和语序、虚词一样,是汉语表达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第二,汉语韵律语法运作机制的支点不是“重音”,而是音节和音节数目;第三,汉语的韵律语法研究应更多从语义语用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
讲座反响热烈,报告结束后,在场的师生就与周韧研究员积极互动。周韧研究员就汉语音节的重量问题、汉语音节搭配限制与语体的关系等问题作了进一步深入细致的回答。
(文/张家璇 图/李贞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