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冀骋教授讲座报道

发布时间:2019-11-21浏览次数:1621

20191112日上午930分,湖南师范大学蒋冀骋教授在西溪校区行政楼314作了题为《〈说文解字〉注音释义研究》的报告,汉语史研究中心方一新老师主持本次讲座,史文磊、张文冠等老师出席了此次讲座,中心及相关系、所的硕博士研究生也纷纷前来聆听。

蒋老师主要对《说文》某些字的注音和释义以及字形解说进行了研究,他以“�”“�”“长”“彖”“豹”“�”“�”等字为例,纠正了《说文》及各家注解中出现的讹误。在字形方面,蒋老师强调了甲骨文对解释字义的重要作用,以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中“长”字的研究来辩驳许慎对该字形支离的解释。在字音方面,蒋老师认为:“同一声母在不同地方读音不同,时间的不同也会产生语音转变,正是这种时空的演变造成了《说文》的谐声系统。”并以“豹”“�”等字的声符与实际读音的差别以及一些方言例证来阐述汉语语音演变的过程。在音义结合方面,蒋老师针对段注对“�”“�”的误释,举了“龈”“眼”“根”“阆”“浪”等例子说明从“艮”得声之字多含“小”义,从“良”得声之字多含“大”义,以此来纠误。

报告结束以后,蒋老师与在场的老师同学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同时还分享了自己求学时学习与阅读的经验,强调要培养自主思考的能力。蒋老师的报告内容详实、深入浅出,赢得了老师同学们的热烈掌声。

 

 

 

(文/潘洁妮  图/林映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