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9日,方一新教授应邀到郑州大学汉字文明传承与传播教育研究中心“跨文化汉字研究高端论坛”讲学。方一新教授报告的题目为《中古佛经之比勘异同说略》。
方一新教授指出,近几十年来,利用佛经作历史词汇研究的学者不断增多,相关成果不断涌现。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们逐渐开始注意佛经的版本问题。除刻本佛经之外,写本佛经也有较高的文献价值,应当引起我们的关注。写本佛经主要包括敦煌写经和日本古写经。敦煌写经指敦煌遗书中保存的佛经写卷,其中有不少可与传世佛经比对,具有较高的校勘价值。日本古写经主要是指平安时期(794—1192)抄写、保存的写本佛经,这些古写经主要保存在日本的寺庙或相关机构中。传世刊刻的大藏经,应用古写经、早期刻经对校,兼参玄应《一切经音义》、慧琳《一切经音义》、可洪《新集藏经音义随函录》等佛经音义书,订正讹误,才能提高其科学性和准确性,方便使用。方教授以䜈、�、相於、哀、发见、本聚、羸人等词为例,阐述了刻经与刻经、刻经与写经的异同,说明了同经异译研究在校勘和词语考释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