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1-22日,由南京大学文学院主办的第二届“汉语史研究的材料、方法与学术史观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南大科学园举行。史文磊副教授受邀参会,宣读了论文《从信息结构的句法表现看上古汉语“吾”“我”之辨》,并组织了一场线上青年学者专场论坛(语法组)。
《从信息结构的句法表现看上古汉语“吾”“我”之辨》在既有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上古汉语第一人称代词“吾”“我”的使用条件以及二者的区别,指出至少在春秋后期到战国中期,鲁国等地域的通用语中“吾”和“我”的句法分布存在严整的区别,这也证明,上古汉语的文献语言和当时的口头语言之间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和对应性。
博士后卢鹭以及博士研究生金龙、谷雨、吴瑞东在线上青年学者分论坛上分别宣读了论文《再议“知时”》《从视觉动词到语气词——椒江话“望”的主观化》《从时间名词到时间副词——现代汉语“最终”的来源和演变研究》《基于语料的同/近义词计量分析——以先秦汉语“害怕”义动词为例》,并与与会学者进行了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