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龙丨汉语词汇史读书会沙龙之四十五

发布时间:2021-04-22浏览次数:111

题 目:词汇的语体差异及其分析——以一篇五代公文为例
主 讲:汪维辉 教授
时 间:2021年4月23日14:00
地 点: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西区人文楼1111室
 
摘要:汉语史语料的基本样态是“文白混杂”,只是文与白的比例和程度不同而已, 这就需要分析。可以说,不对语料做语体分析,就无法进行科学的汉语史研究,这一点正在逐步成为共识。词汇存在语体差异乃众所周知的事实,问题是,在汉语史研究中如何分析这种差异?这是一个有待深入探讨的课题。语体分析的基本方法是比较。胡敕瑞(2013)导夫先路,通过比较支谶所译《道行般若经》和支谦所译《大明度经》这两部同经异译的语言,归纳出十五条文白差异,作为鉴定中古口语语料的标准,其中与词汇相关的至少有十条,给我们以启迪。本文试以一篇写于公元952年的五代公文为例,对其中的词汇作一语体分析,旨在为如何分析汉语史上词汇的语体差异做一点探索,希望能引起同道的兴趣和讨论。

欢迎广大师生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