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目:基于梵汉平行文本对勘的《小品般若经》“云何”特殊问句研究
主讲人:曹婷(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时 间:2021年9月16日(周四)18:30
地 点: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人文大楼1211室
摘 要:
东汉译经中“云何”“于……意云何”等可作前引问句,后接疑问句,泛指询问意见,形成独立的特殊问句,例如:
(1)云何?于本无中可得一道不?(东汉支娄迦谶译《道行般若经》卷五)
(2)于须菩提意云何?宁有所中伤死者无?(东汉支娄迦谶译《道行般若经》卷一)
这种用法不见于中土文献,但在译经中得以沿用。对于这类“云何”特殊问句,学者已作讨论和解释,但多为举例,缺乏系统的统计和溯源,研究结论或可商榷。汉译《小品般若》平行文本共有七种,始自东汉,终于宋代,与梵语《八千颂般若经》(Aṣṭasāhasrikā Prajñāpāramitā)对应,这些平行文本体现了“云何”特殊用法的最早出处、历时使用以及梵文对应情况。本文试图通过对勘《小品般若经》梵、汉文多种平行文本,探究和归纳“云何”特殊问句的用法和来源。
欢迎广大师生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