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博士生入选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优秀博士论文出版项目

发布时间:2021-10-11浏览次数:517

日前,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优秀博士论文出版项目公布。中心2019届博士生吴越(导师陈玉洁副教授)的博士学位论文《现代汉语代词及相关形式的指称研究》、博士生王文香(导师汪维辉教授)的博士学位论文《江淮起源型词的历史与语体研究》入选该项目。
《现代汉语代词及相关形式的指称研究》在类型学理论指导下讨论汉语及方言(主要以吴语瑞安话为例)代词与相关形式的指称问题。论文指出,类指—个体指、有指—无指这两对概念在汉语中密切相关、相互交叉,不是上下位关系。汉语中唯一成熟的范畴是个体指,标记是量词。方言中可能已形成较不成熟的实指范畴,以寄生方式存在。通过指称系统整体考察,发现普通话可能是更典型的语用优先型语言,吴语更受整体句法条件制约,句法自由度低、语用制约影响较小。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体现于:
1.基于汉语代词及其相关形式的指称问题,进一步证明“个体—类”“属性(无指)—指称(有指)”的密切相关、彼此交叉这一情况深刻地扎根于汉语事实,二者并非上下位概念。同时,基于汉语事实进一步证明个体指范畴在汉语中是高度发达的范畴,其典型的范畴标记是量词。
2.从类型学角度考察方言指称系统的整体面貌。通过考察“个体—类”“属性(无指)—这组(有指)”“定指—不定指”三对指称概念编码程度的跨方言差异,进一步揭示吴语和普通话的整体类型差异。
3.通过实例,比较和分析普通话和吴语的整体类型差异,并具体观察“实指—非实指”这对概念在汉语及方言中的范畴化方式、程度差异,并由类型差异进行解释,形成了一定的基本结论。
《江淮起源型词的历史与语体研究》针对方言地理学从地理分布角度提出的“长江型词”,以汉语词汇史的视角进行考察,结合两种研究方法来构拟词汇传播扩散的路径,补充修正方言地理学相关个案的研究结论。
论文从汉语史角度出发,提出“江淮起源型词”的概念,分类探讨江淮起源型词的产生及其扩散过程。在此基础上,引入语体视角,论证南北官话来源对应语言成分的语体特点有别:一般而言,来自北系官话的词汇、语法形式口语性比较强,非正式;源自南系官话的成分则比较正式。文章进一步讨论了语体与江淮起源型词传播扩散和官话基础方言地位升降的关系,揭示了江淮起源型词之所以在地域上扩展的内在动力——以南系的文雅成分来脱俗。文章认为,明代南系官话地位提升的原因是语言内部语体机制的需要。论文对阐明汉民族共同语的词汇系统是如何形成的、语体对词汇的传播和扩散有什么样的影响等重要问题均有积极意义。
 
作者简介:
吴越,女,1993年生,浙江瑞安人。2019年6月毕业于浙江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为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讲师。曾在《中国语文》《当代语言学》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王文香,女,2019年6月毕业于浙江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导师为汪维辉教授。现为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汉语词汇史和训诂学。博士学位论文《江淮起源型词的历史与语体研究》获评2019年浙江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和浙江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曾在《中国语文》《汉语史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