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前沿与汉语史研究讲坛 ”第三讲

发布时间:2022-01-08浏览次数:276

 汉语演变史观及历史层次分析法

1月11日(周二)19:00–21:00
腾讯会议:350 241 864
密码:865243
 
主讲:陈忠敏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对谈:庄初升 浙江大学文学院教授;陶 寰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主持:史文磊 浙江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专家简介
陈忠敏,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校区(UC Berkeley)语言学博士(2000年),现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复旦大学类脑人工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兼职教授,复旦大学现代语言学研究院兼职教授,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神经语言学会副理事长;上海语文学会副会长;上海语言文字工作者协会副会长;《语言研究集刊》主编;国际纪念李方桂先生中国语言学研究学会(Li Fang-Kuei Society for Chinese Linguistics)董事,“国际李方桂田野�查�委��”委�(2015年8月始)、主任(2017年起);Bulletin of Chinese Linguistics《中国语言学集刊》副主编(Associate Editors);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兼聘高级专家。
 
研究领域:历史语言学、汉语方言学、实验语音学、神经语言学。
 
讲座摘要
本演讲系统总结高本汉、罗杰瑞等人的汉语发展史观以及他们的研究方法,总结他们研究的成果和得失,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已的汉语发展史观——“一中心多层次汉语发展观”,并提出与此发展史观相配的研究方法——历史层次分析。最后重点讨论区别滞后音变、扩散式音变和层次变异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