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师生参加“汉语形音义关系研究”高端学术论坛

发布时间:2022-09-30浏览次数:88

2022917日至18日,“汉语形音义关系研究”高端学术论坛在线上召开,会议由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训诂学研究会和四川大学汉语史研究所联合主办。中心汪维辉教授、王云路教授以及硕士生陈思捷参加了本次会议。会上,汪维辉教授和王云路教授分别作大会主旨发言,陈思捷作小组报告。

汪维辉教授报告了论文《“花甲”是什么?——关于汉字形音义关系的一点思考》。汪维辉教授首先讨论了现代汉语名物词“花甲”“箬鳎(比目鱼)”“乌鲗(鱡)/墨鱼”“鮸鱼”的读音和字形演变问题,指出不同的方言语音系统不同,“音-义”和“音-形”的组配关系往往也不同,音义关系的改变导致形义关系也发生变化。在形、音、义三者的互动交变中,音和形往往交替着发挥作用,先是“音同而字变”,然后是“字同而音异”。前者反映出自然语言的最初决定因素是“音”,后者则体现了书面语言的“形”对自然语言的反作用。文章揭示了具体字词的形音义在活语言中错综复杂的关系,并进一步提出:研究历史上的形音义关系,只有回到历史的“现场”,还原其前因后果、来龙去脉,把形音义关系错位的种种复杂情形梳理清楚,才能揭示历史真相。

王云路教授报告了论文《论中古注疏对复音词产生的巨大影响》。文章指出,注疏作为语料一方面具有真实性、时代性和通俗性,另一方面还能够大量创造复音词。汉语从单音词向复音词发展,有多方面因素,其中注释家对词语的说解和阐释,是推动其发展的动力之一。中古注疏从阐释对象的角度看,大致有释词和解经义(即串讲)两种。释词以单音节词的同义训释为主,助推了同义并列复音词的形成;释词还有下定义的方法,则直接产生了复音词。串讲文意往往直接创造了一些复音词。这一研究对汉语复音化这一词汇史上的重要问题提出了新的思考。

硕士生陈思捷汇报了论文《再论“鼻”字入声的来源》。不少现代方言中“鼻”的读音来源于入声,与中古韵书的记载不合,关于其来源众说纷纭、讫无定谳。文章综合考察了语音史和词汇史的相关情况,发掘了一批语言事实,认为“鼻”的入声并非源自上古,而是唐代以来促化音变的结果;“鼻”在唐五代时期发生嵌偶化,在口语中不再能单说,是其发生促化的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