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龙丨“汉语词汇史读书会”沙龙之六十二汪维辉:《“放牛”考》

发布时间:2022-11-04浏览次数:28


题 目:“放牛”考

作者&主讲:汪维辉 教授

时 间:202211718:30

地 点: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成均苑41111


中文摘要

本文围绕“放牛”这一具体组合,考察了古今汉语是如何表达“放牧”这个概念的。主要结论是:(1)上古汉语说“牧”,至晚从东晋开始可以说“放”,古老的“牧”在当代方言里已经全无踪迹;“放牛”在中古已经产生并流行于口语,“放+牲畜名”在中古口语中可能也已经取代“牧+牲畜名”成了表达“牧养牲畜”这一概念的通用方式;先唐佛经比中土文献更能反映当时的口语面貌。(2)近代汉语主要使用“放(北方)”和“看(南方)”,这种北-南对立的格局延续到了今天。(3)当代方言用词丰富多样,大官话区基本都是“放”,非官话区则五花八门,“官话(+放)-非官话(–放)”的对立明显可见;但是不论南北,都没有专用的动词,而是借用其他动词来表达,这跟上古汉语形成明显的对比;方言所用的动词,语义来源多达十种以上,其中来自“看视”义的词最多,分布的方言区也最多;有些方言不止一种说法,最多的有三种,不过这些说法一般都不是等义词,往往在词义、用法或风格上存在差别。

考察表达一个概念的用词在历史上的演变和方言中的分布,并阐明两者的关系,这是汉语词汇史学科的一项基本任务。这样的工作学界已经做了不少,但是仍有继续研究的余地,笔者想到的至少有两个方面:一是个案的增加。像“放牧”这样的概念,在传统农业社会是一个很重要的基本概念,可是迄今未见有人做过研究。类似的个案应该不在少数。有些概念初看似乎很简单,一旦深入进去,却会发现问题很复杂,也很有意思,往往可以因小见大,找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二是研究的精细化。个案研究需要纵横结合,工作量很大,要做得深入、精细并不容易,包括我们以前做过的很多个案,都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疑难问题。

欢迎广大师生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