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前沿与汉语史研究讲坛”第九讲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2-06-10浏览次数:56


2022610日(星期五)1900–2130,由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主办的“语言学前沿与汉语史研究讲坛”第九讲成功举办。

本讲由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洪波教授主讲,讲题为《与语法化相关的形式变化》。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李宗江教授、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院吴福祥教授对谈。浙江大学文学院史文磊教授主持。讲座通过线上腾讯会议形式和直播形式同步进行,吸引了国际国内学界近600位同仁和同学在线听讲。

讲座分为报告和对谈两个环节。


讲座环节

  洪波教授从“语法化”的相关概念出发,提出与语法化相关的形式变化有两种情况,其一是语法化项自身的形式变化,其二是语法化项所在语言环境的形式变化。综合这两种情况,与语法化相关的形式变化表现在如下三个层面:一、韵律层面的变化。即语法化项的韵律变化和语法化项所处语境的韵律变化。语法化项的韵律变化包括轻重变化和韵律整合两种情况,前者指语法化项在语法化过程中获得或失去永久性语流重音或者在语法化过程中失去重音指派的能力,后者指语法化项在语法化过程中发生内部韵律整合。语法化项所处语境的韵律变化则是指在语法化过程中语法化项所处语境发生韵律组块(prosodic chunk)边界改变、语调整合等方面的变化。洪波教授以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的“非……不可”、“诚”、“都”、“于是”、“与我/给我”、“恨不得”、“哪怕”等词、构式的演变为例对韵律变化进行了具体的说明。二、音韵(音系)层面的变化。即语法化项在语法化过程中发生音系层面的变化(仅指语法化项的音节内部的音位变化)。音韵层面的变化是韵律变化的继续或结果,因而音韵变化也包括强化和弱化两种情况。洪波教授从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的“着”、“了”、“是……的”等词、构式的演变出发对音韵变化进行了具体的说明。指出无论是就汉语而言,还是跨语言来看,音韵变化最常见的是弱化所表现出来的音位变化。但是,与语法化相关的音系强化现象也并非不存在,只是相对来说,比较少见而已。三、词形层面的变化。理论上说,语法化项的音韵(音系)变化也就意味着语法化项的词形变化。词形变化跟韵律变化和音系变化一样,也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跟弱化相关的词形变化,一种是跟强化相关的词形变化。前者可称之为“词形弱化”或词形销蚀,后者可称之为“词形强化”。词形弱化又有两种情况,其一是融合,其二是省缩。这两种情况可视为跟语法化相关的词形弱化的两条路径或两种策略。洪波教授结合汉语中“甭”、“别”、“盍”、“非(……不可)”、“打死(也/都)”、“(宁愿)死也/都”等副词、构式的演变对词形变化进行了具体的说明。 在报告的最后,洪波老师也留下了两个思考:一是以上内容主要是从汉语出发讨论跟语法化相关的形式变化。但是语法化一定会发生形式上的变化吗?仅从汉语及周边语言的语法化实例来看,语法化一定会伴随韵律变化,但音韵(音系)变化和词形变化则不一定;二是对于与语法化相关的形式变化,究竟如何看待?这些问题都有待后续研究以及方家高论。

对谈环节

  李宗江教授首先谈到,关于形式变化,可以用两个维度来衡量,一是语法化项的形式在语法化先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二是语法化程度有高低,语法化项在语法化的连续、渐变的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而后,李宗江教授主要以句尾“的”的语音强化现象为例提出了几个问题。他认为,“的”作为语气词或者结构助词,已经完成了语法化,因此它不涉及语法化以及先后的问题,也没有语法化程度高低的问题,那么能不能说这种强化是与语法化有关?此外,这种读法不是全社会的,而是一部分人的,那么它是一种社会语言学的现象还是语法化现象? 吴福祥教授肯定了洪波教授在选题、材料使用和观点上的创新,并从已有研究出发进一步补充了相关内容。吴福祥教授对洪波教授在报告最后留下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例如,如何界定“形式”、语法化中功能演变与形式演变的关系等,指出语法化是否一定会发生形式变化,取决于如何界定形式(form)。针对李宗江教授的问题,吴福祥教授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已经语法化的成分,如果进一步形式弱化,那它同样属于语法化现象。 浙江大学汪维辉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陈前瑞教授、浙江大学庄初升教授、复旦大学陶寰教授也先后参与了线上对谈。曲阜师范大学张金圈教授、广西大学覃凤余教授等多位同仁也通过线上留言的方式进行了提问。 洪波教授对各位提出的问题一一作了回应。 本次报告及讨论环节共持续了近两个半小时,内容丰富,与会同仁收获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