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丛刊》第一辑出版

发布时间:2023-04-26浏览次数:50

近日,《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丛刊》第一辑入选成果北京外国语大学高育花教授的专著《汉语平比句和比拟句历史发展与演变机制研究》由中西书局出版。


内容简介

比较和比拟是人类认知世界的重要手段,各种语言都有表达比较和比拟的方式。从百余年前的《马氏文通》开始,汉语语法研究就在持续关注这一语法范畴,但在系统性考察和理论探讨方面仍存较大研究空间。

《汉语平比句和比拟句历史发展与演变机制研究》对先秦至清各时期代表性汉语语料中的平比句和比拟句(比拟式)进行了穷尽性考察,对其句法结构和语义功能做尽可能详尽、深入的描写、归纳、统计和分析,并据此概括出其主要类型和演变脉络。在此基础上,运用历史句法学、语言类型学、认知语言学等相关理论和方法,对汉语平比句和比拟句(比拟式)的比较标记、比拟助词的演变、结构式的语序演变动因和机制作出合理的解释,进一步揭示其发展演变的规律。特别是,本书基于汉语史的发展事实,从结构形式、句义和比较参项的语义范畴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区分汉语平比句和比拟句的标准,较以往更为科学,更有操作性。

本书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从结构形式、句义和比较参项的语义范畴等三方面提出了一套区分汉语的平比句和比拟句的标准,并结合汉语史事实做了详细讨论。第二, 注重运用语言类型学、语言接触的理论和方法来描述和解释汉语平比句和比拟句的演变过程,探索平比句、比拟句与标记词的互选及发展变化。

全书结构严谨,创新性强,有效拓宽了汉语历史语法研究的领域,对类型学和跨语言对比研究中的比较句研究的推进很有意义。


作者简介

高育花,陕西西安人,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全国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国际中文教育》副主编,《人文丛刊》主编。研究方向为汉语历史语法,汉语国际教育。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项,重点项目子项目1项。出版专著《〈元刊全相平话五种〉语法研究》《中古汉语副词研究》2部,在《古汉语研究》《励耘语言学刊》《长江学术》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作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为进一步推动汉语史研究,推出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自2019年起启动《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丛刊》的组稿和评审工作。在学界同仁、评审专家以及编委会的大力支持下,目前已经评出第一辑和第二辑的入选成果(第一辑为高育花《汉语平比句和比拟句历史发展与演变机制研究》,第二辑为池田证寿《日本古汉文辞书与汉语史研究》、胡波《先秦两汉常用词演变研究与语料考论》),第三辑正在征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