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汇史读书会”沙龙之七十九
【题目】词汇史札记:“面善”“面染”的同一性及本字问题
【作者&主讲】汪维辉教授
【时间】2024年5月23日(周四)14:00
【地点】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成均苑4幢1111室
【摘要】
确定词的同一性和确认本字都是汉语词汇史研究中必不可少的基础工作,但有时会遇到麻烦。本文讨论一个这两方面存在关联的例子——“面善”“面染”(意思是“面熟”)。主要观点是:(1)“面善”和“面染”具有同一性,是同一个词的不同写法,写作“面染”实际上只出现在“两拍”中(共5例),应该是作者凌濛初(浙江湖州乌程人)的个人用字习惯,此词原本写作“面善”,是凌濛初用吴语同音字把它改写成了“面染”,这大概代表了他对本字的看法。(2)后一语素的本字应该是“善”而不是“染”,但是“善”本身难以引申出“熟悉”义,这个义项可能来自“善熟”连文,经历了“词义沾染/组合同化”和词义扩展的曲折过程。(3)某词有某义,通常是有理据可说的,只是有时理据隐晦,难以阐明,“面善/面染”就是这样一个例子。这种情况并非个例,还有更多的同类词语值得我们去研究。
欢迎广大师生参加!
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
2024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