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大成教授参加“第三届简牍学与出土文献语言文字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4-06-28浏览次数:10

2024年6月22日,“第三届简牍学与出土文献语言文字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敦煌召开。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历史语言学研究一室、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西北师范大学简牍研究院和西北师范大学敦煌学院主办。中心真大成教授应邀参会,报告了论文《〈正名要录〉新证举例——以“字形虽别,音义是同,古而典者居上,今而要者居下”类为中心》,并主持了一场大会报告。

敦煌文献斯388号《正名要录》是目前所见较早较完整的字样书。此书分列“正行者虽是正体,稍惊俗;脚注随时消息用”“正行者正体,脚注讹俗” “正行者楷,脚注稍讹” “各依脚注”“字形虽别音义是同,古而典者居上,今而要者居下”“本音虽同,字义各别例”六类,辨别字形正俗,区分音同义异之字,定断使用时间先后,并提出“随时消息”的原则,凡此说明作者对汉字历史发展有着明晰和辩证的认识。其中“字形虽别,音义是同,古而典者居上,今而要者居下”一类,实际上就是同一个词(“音义是同”)在不同时代的不同用字(“字形虽别”),在点明词语用字形式的“古”“今”的时代性外,还指出“典”“要”的社会性,这在汉字学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对于研究汉语词汇用字史与汉语字词关系史也具有重要价值。

当下地不爱宝,出土中古文献层出不穷,已经具备对《正名要录》开展“新证”——综合利用出土文献和相关传世文献对《正名要录》各个类别(包括但不限于“字形虽别,音义是同,古而典者居上,今而要者居下”类)下的具体字组进行实例测查和历时考察的条件。基于此,论文以例释的方式针对“字形虽别,音义是同,古而典者居上,今而要者居下”类下的字组结合出土文献开展历时考察和疏证,特别关注“古”和“今”、“典”和“要”等要素。诚如论者所言,“前面的字是否都是‘古而典者’,也是有问题的”,实际上后面的字是否都是“今而要者”,同样存在问题,这些都需要结合同时文献进行实证和辨析,如此方能更好地利用这一宝贵资料,更好地开展字词关系、文献用字以及汉字规范等方面的研究。


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

2024年6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