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3日至14日,“汉语史研究高端论坛(2024)”在河南大学举行。本次论坛由河南大学文学院主办,中心汪维辉教授应邀参会,报告了论文《“包弹”补说》,并作了大会总结。
汪维辉教授报告的《“包弹”补说》指出“包弹”及其各种异写的“真身”是“驳弹”,这本来是个内部结构和理据都很清楚的同义并列式双音词,故可倒言为“弹驳”(魏晋时已见);宋金以后由于入声舒化,“驳”在北系官话中读作了萧豪韵,人们就听音为字,写作“保”“包”“褒”等,本字逐渐迷失了。口语词由于“音转字变”会变得异写纷呈、扑朔迷离,有时连语言学家也会上“假本字”(俞敏语)的当。只有破除字形的迷障,通过语音的分析,才能拨云见日,得到真相。
在闭幕式上,汪维辉教授对本次论坛进行了总结,并给予了高度评价。汪维辉教授认为,本次论坛紧张有序、高效进行,是一次圆满成功的会议。研讨内容丰富、涵盖面广、时间跨度大、论文质量高,与会专家学者将汉语史研究与方言相结合,提供了许多新材料、新思路、新方法,必将大力推动汉语史和汉语言文字学研究的发展。汪维辉教授用“埋头拉车”和“抬头看路”总结了本次论坛报告的特点,肯定了老一辈专家学者砥砺深耕、扎实学术的优良传统,鼓励青年学者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共同为汉语史研究的发展贡献力量。
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
2024年7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