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评选结果正式公布。中心汪维辉教授的著作《汉语核心词的历史与现状研究》、关长龙教授的著作《敦煌本数术文献辑校》荣获二等奖。
成果名称
汉语核心词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作者
汪维辉
奖励类型
二等奖
内容简介
核心词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书采用纵横结合的方法研究汉语100个核心词,通过广泛调查历史文献和现代汉语方言资料,理清这些核心词的历史演变线索及方言分布情况,为读者提供有关每个词的详细资料。在充分占有材料、详尽准确描写的基础上,探讨核心词历时演变的客观规律。全书近90万字,分为上、下两编。上编“总论”,概述汉语核心词研究的相关问题及本书的主要结论。下编“分论”,分词类逐个描述汉语100个核心词的历时演变与共时分布情况,每个词条包括音、形、义、词性、组合关系、聚合关系、历时演变、方言差异、小结诸项,其中历时演变和方言差异是研究的重点。书后有三个附录,包括几篇相关论文、100核心词历时演变简表以及100核心词方言分布简表。
如此大规模、成系统地研究汉语核心词的历史与现状,本书是第一次,具有开创性,在国际语言学界也无这样的先例。书中提供了大量鲜活的语言事实,并首次对许多词的共时分布状况作出了历时的解释,有助于深化人们对汉语词汇的认识,对汉语方言学的研究尤其具有参考价值,为建立科学的汉语词汇史奠下了一块基石。纵横结合的研究思路和范式具有一定的引领示范作用,相信将会推动相关领域的研究。书中从丰富的语言事实中初步总结出来的汉语核心词的基本特点和历时演变的若干规律,可供语言演变理论研究参考。本书对相关学科的研究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可以为大型语文辞书的编纂、修订和汉语词汇教学提供参考。
成果名称
敦煌本数术文献辑校
作者
关长龙
奖励类型
二等奖
内容简介
《敦煌本数术文献辑校》收录了敦煌藏经洞文献中已发布的全部数术内容,并逐件加以定名、解题、缀合、分类、录文、校勘和图片处理,可谓是中古时期一部值得信赖且便于利用的数术文献集成。
《汉志》谓数术“皆明堂羲和史卜之职也”,《四库提要》谓数术广大,“无所不包”,乃天文、地理、人体、万物、历谱诸科学之所从出和技术应用的渊薮。数术也是“从根基上支撑经学的一个重要学术部门”(池田知久),它在传统礼义生活中的各个重要仪节上都有应用(李安宅)。但因其致用性而与时俱进,更新迭代迅速,以至于中古前期的数术文献传世者少而散乱,且疑伪众多,难以据信,《辑校》于此正有填补缺略、厘正典范的意义。
《辑校》共收录敦煌文书277个卷号,经断裂缀合、同卷离析、异抄汇校后,辑拟为11类45目220种文献。其具体类目为:1、阴阳类,内分干支历、星历、选择三目;2、易占类,内分易占、易三备二目;3、拟易占,内分五兆卜法、灵棋卜法、管公明卜法、九天玄女卜法、孔子马头卜法、李老君十二钱卜法、摩醯首罗卜法、圣绳子卜八目;4、栻占类,内分六壬、奇门遁甲二目;5、占候类,内分占星、占云气二目;6、堪舆类,内分阴阳宅经、五姓宅经、阴阳五姓宅经合编、三元宅经、玄女宅经、八宅经、葬书、山岗地脉、卜葬书九目;7、相术类;8、杂占类,内分梦占、占月、占怪、逆刺占、婚嫁、走失、发病、生产、汇纂九目;9、禄命类,内分三命、纳音、年命、支命、禽命、九宫命、星命七目;10、巫祝类;11、其他。书末附有全部卷号索引,尤便检核。《辑校》的整理与研究,不仅对敦煌学、数术学、文献学和汉语史具有重要意义,也对中国学术史进一步思考数术之于儒学、经学、礼学以及科技史、社会史中的地位和作用具有参考价值。
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
2024年7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