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汇史读书会”沙龙之八十三
【题目】吴语进行体标记的词汇类型和语法属性
【作者&主讲】李旭平(浙江大学文学院教授)
吴剑(浙江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助理研究员)
【时间】2024年10月14日(周一)18:30
【地点】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成均苑4幢1111室
【摘要】
吴语普遍使用“存在动介词+处所成分”这一复杂形式作进行体标记,该结构在吴语内部呈现明显的南北分化。北部吴语基本使用L系标记(记作“辣/来/勒”)构成进行体标记,其本字推测为“在”,而南部吴语存在动词的来源则十分多元,并且同一方言可以兼有多个标记,大致可以分为五类:(1)判断动词“是”;(2)姿势动词(如“坐/徛/踞”);(3)躲藏义动词(如“躲/幽=/焉=”);(4)居住义动词;(5)L系动词。本文提出,上述差异可以归因于北部吴语的进行体标记是一个复合词型或附缀型标记,而南部吴语则采用连动结构表示进行意义。
欢迎广大师生参加!
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
2024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