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成员参加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成立二十周年纪念大会暨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5-04-04浏览次数:10


2025年3月29日至30日,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成立二十周年纪念大会暨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光华楼举行。中心张涌泉教授、汪维辉教授、王云路教授、王挺斌特聘研究员应邀参会。

中国训诂学研究会会长王云路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王云路教授祝贺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二十载深耕学术,以裘锡圭先生为引领、刘钊教授为传承,三代学者薪火相传,让“冷门绝学”焕发新生。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首任主任张涌泉教授作为师生代表发言,并作了题为《论近代汉字和近代汉字学》的大会报告。报告指出,汉字发展史可分为上古汉字、近代汉字和现代汉字三个阶段。其中,近代汉字研究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中华文明传承的主要载体,构成了汉字总量的主体部分,更是构建完整汉语文字学体系的关键环节。报告分析了近代汉字研究现状,指出了创建近代汉字学学科的重要性,并明确了今后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汪维辉教授作了题为《试论高邮王氏父子的语感》的大会报告。报告引用孙诒让“乾嘉大师,唯王氏父子郅为精博,凡举一义,皆塙凿不刊”的评价,指出高邮王氏父子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卓越的成就,跟他们对于先秦两汉汉语的“语感”有着密切关系。语感是基于对语言事实的大量感性认识的一种直觉,在解读古书时往往决定着思考问题的方向是否正确。汪维辉教授结合王氏父子的著作举了三个例证来讨论语感对于正确解读古书的作用。



王挺斌特聘研究员作了题为《〈史记·张仪列传〉“谒”“论”版本异文考辨》的学术报告。报告指出,今本《史记·张仪列传》“臣请谒其故”中的“谒”,黄善夫刻本作“论”。王念孙根据《战国策》《新序》等校改为“谒”,但尚未指出作“论”之由。其实“论”是“谕”的讹字,“论”“谕”以及相关讹误在传世先秦两汉古书与出土秦汉简帛文献中都极为常见。“臣请论其故”即“臣请谕其故”,在文中的意思就是请让我(司马错)把不宜伐韩的理由告知给您(秦王)。



浙大汉语史研究中心

2025年4月4日